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查看手机网站
其他账号登录: 注册 登录
阳明学学术资源 在线共享平台
微信公众号:阳明学在线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知行合一


合作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
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分会
赣南师范大学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赣州阳明书院

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序

 二维码

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序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344.jpg

本书封面

        余姚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素有“文献名邦”“东南名邑”的美誉,这自然离不开历代名门望族所作的贡献。华建新老师的专著《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从文化学的高度纵观王氏家族的绵延历史,透过王氏家族流脉的表面,揭示其家族文化的内涵。作为一部研究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力作,我认为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355.bmp

余姚王阳明故居广场


         一、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源远流长,已成为“阳明学”研究中的新领域。此书的出版,为深入研究“阳明学”提供了系统的家族背景的参照,凸显出“阳明学”研究由思辨向实证研究的回归。大凡家族史的研究很难跳出简单地梳理世系人物,就事论事地铺陈家族史事的窠臼,这部专著避免了这一思维定势。此书没有停留在梳理王氏家族的世系上面,而是从文化层面上对王氏家族进行考量,提出一系列富有见地的观点。作者对王氏家族的文化属性作了如下判断: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对一地历史文化的影响肇起于王纲,中发于王华,勃兴于王阳明,绝响于王先通、王业泰父子。对于一地望族的影响,其观察的视角主要看其家族成员的科举题名、官爵品第、军功武略、家风世传、道德文章和世族联姻等方面。本书对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文化属性定为:科举之家、军功之家和教育世家,应该说是可以成立的。作为科举之家,王华以布衣魁天下,使其家族从平民阶层跃向一地望族。之后,王氏家族中诸多成员通过科举走向仕途。作为军功之家,王阳明因“平江西民乱”、“平宸濠之乱”的军功封“新建伯”,使其家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之后,王氏家族成员获取军功者也不乏其人。作为教育世家,教书传道成为家族门风,代不乏人。作者还高度地概括了王氏家族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即一以贯之的慈孝精神、忠义精神、传道精神和隐逸精神。慈孝是王氏家族对人性的坚守,忠义是王氏家族对社稷的一份责任,传道是王氏家族对 儒家礼仪文化的传承,隐逸是王氏家族对浊世抗争的一种策略。王氏家族的传世精神是长期积淀的文化瑰宝,是家族集体的生存智慧。上述观点我以为是恰当的。作者不拘泥于前人及今人的观点和结论,依据史实,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见,多有创新之论,阐释亦颇有力度。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400.bmp

王阳明故居大厅


         二、结构完整,重点突出。在家族史研究中,要做到既全面、系统地展示家族世系流变的全貌,又能做到重点突出,人物事迹剪裁得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书体现了作者将宏观的叙述框架和严密的史实考证相结合的研究风格,章节分布井然有序,论证严密。在叙述和论证上紧扣历史背景,着重考量王氏世系中代表性人物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避免了由于铺陈史实可能带来的肤泛。作者从纷繁的史料中将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主要世系人物的流脉作了清晰地梳理,尤其是对王氏家族世系中的杰出人物所作的历史贡献以及留给后人的诸多启示给予全面的展示。本书重点考察了王氏家族中的王华、王阳明父子的传世精神。王华确立了王氏家族礼仪治家,教育立族,诗书传人,直谅刚正,为善最乐的家族文化价值观。王氏家族中的杰出人物王阳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三不朽”精神成为世人的楷模。立德,一生践行“致圣贤”;立功,一生勤政为民;立言,创设“良知”学说,开启“姚江学派”。“致良知”是王阳明一生所追求的生命境界。王阳明的学说和人格,无论对当时杜会的震撼,还是对后世的影响显然是厚重的。王氏家族的诸多成员为传承家学,广扬门风在不同程度上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者透过王氏家族兴衰的表面,总结出王氏家族留给世人的启示:家族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历史的行进紧密相关,家族的中兴与家族内部成员的奋斗紧密相关,家族的社会影响力与家族成员中杰出人物的成就及社会贡献度紧密相关,家族的衰落与时势、家族成员的道德实践紧密相关。从王氏家族的兴衰史看:奋斗、贡献、和谐是其家族成员的道德自律,是维系家族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王氏家族作为社会组织的一个细胞,无论从社会学角度还是从生态学角度最终无法避免衰落:但王氏家族的传世精神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专著的学术价值也许就在于此。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410.bmp

余姚龙泉山中天阁阳明先生讲学处


         三、史料丰富,考据严谨。作者治学态度认真、严谨,在教育教学之余,能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时间,广泛地收集材料,潜心研究,勤奋写作,完成了这部专著,实属不易。作者崇尚实学,坚持以史实为依据,有多少材料说多少话,力避学术诠释的过度和不足。凡与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有关的历史典籍、王氏宗谱、地方志、笔记、诗文、铭文、碑记等,作者尽一切可能广泛收集。对史料的分析研究,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剥茧抽丝,细心探求王氏家族兴衰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作者对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能利用较多的间接史料形成证据链,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一些未能充分证明观点的“孤证”,亦采取存疑的办法,或仅作为问题的提出,而不急于作出结论。凡此种种,足见作者在学术研究上求真务实的态度。本书语言表述简洁流畅,风格平实,增添了专著的可读性。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417.bmp

余姚城区秘图山遗址


        一地望族的历史命运是社会变迁的缩影,本书通过对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兴衰的个案研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问题,有助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就我所知,在宁波文化建设中,对名门望族的研究至今不能说已步入成熟期;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而仍显研究不足的领域。当然,就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而言,因其家族在历史上遭遇重大变故,一些重要史料尚未发现,其家族发展流脉中的一些真相尚待揭秘,希望作者一如既往,更加深入、持久地研究这一课题,以期取得新的成果。我与华建新老师在“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两次评估中相识,他不但在远程教育研究中有不少成果,而且在王阳明的文学创作研究方面,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专著《王阳明诗歌研究》。近年来,他又结合宁波文化工程建设,在研究地方文献、先贤事迹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希望这本专著的推出,对传承和弘扬姚江文化精神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成为浙东地方文化研究中又一拓展点。对于读者而言,身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明显不对称的现代社会,读一读这本书,或许会给世人带来诸多的思考,对为人处世应该会有某些启迪和借鉴作用。


        是为序。


               金涛

               00年三月十八日于宁波大学

(说明:金涛先生为宁波大学教授,作此序时任宁波文化研究会会长。)


内容摘要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423.jpg

本书版权页

        本书是研究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学术专著。全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对王氏家族的发展轨迹及历史命运作了系统地描述,概括了王氏家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全面地展示了王氏家族的文化属性、传世精神和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了王氏家族兴衰的社会原因和家族自身的原因。全书共六章:第一章是对姚江秘图山王氏先世的溯源;第二章是对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初中期世系的探究;第三章是对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中兴人物王华生平事迹的考察;第 四章考察了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杰出人物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的至圣人格;第五章探讨了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走向衰落的原因;第六章讨论了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余论部分论述了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姻亲关系。本书旨在考量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精神追求、文化创造力和行为方式,以折射社会流变中王氏家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微信图片_20190628225429.bmp

王阳明手迹


目录

序 / 1   金涛

内容摘要/1

绪论/1

第一章   勋贤世家:姚江秘图山王氏先世溯源/13

    第一节      开宗立姓:太原王氏世系/14

      第二节      同宗分派:琅琊王氏世系/22

第三节   孝友强宗:临沂王氏世系/24

第四节   江左豪门:乌衣王氏世系/33

第五节   三槐世家:三槐王氏世系/56

第六节   扈驾南渡:余杭王氏世系/74

第七节   徙居山乡:达溪王氏世系/76

第二章    世德遗风: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初中期世系探究/79

第一节   派起姚江:王氏家族初期世系人物/79

第二节   中微百年:王氏家族中期世系人物/81

第三章   步入仕途: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中兴人物——王华/98

     第一节        家族之英:王华及平辈生平/98

     第二节        幼有成德:青少年时期的王华/104

     第三节        一介忠臣:仕宦生涯期的王华/108

     第四节        甘为孺子:王华孝慈豁达的事迹/111

     第五节        礼仪传家:王华教育力行的事迹/113

第四章   真三不朽: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杰出人物——王阳明/118

第一节    才华超群:王阳明与“守”字辈生平/118

第二节    以德治家:王阳明与家庭成员的关系/133

第三节    文治武功:王阳明一生重大历史贡献/161

      第四节      流芳千秋:王阳明身后蒙冤与沉冤昭雪/170


第五章   走向衰落: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晚期世系考论/196

第一节    遭逢灾难:晚期世系“正”字辈/197

第二节    微波之兴:晚期世系“承”字辈/205

第三节    萧墙风波:晚期世系“先”字辈/209

第四节    夕阳余辉:晚期世系“业”字辈/212

第五节    龙泉遗音:晚期世系“贻”至”昆”字辈/216

第六节    回归民间: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衰落原因/219

第六章   家史之谜: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研究中的几个疑难问题/229

      第一节   关于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世系接脉问题/229

第二节   关于王阳明”世居山阴”问题/233

      第三节      关于王华何时迁居山阴问题/234

第四节   关于王阳明《纪梦》诗问题/242

第五节   关于姚江秘图山王氏相关宗谱的信度问题/246

余论:心灵相依:姚江秘图山王氏家族的姻亲关系/255

附录一:姚江秘图山王氏先世脉络简图/292

附录二:姚江秘图山王氏世系脉络简图/293

主要参考书目/294

后记/299




转自: 华建新 王阳明思想研究与传播



文章分类: 资源下载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网站首页         专家介绍

热点动向         活动资讯

资源下载         需求发布

自由论坛

专家在线咨询


王阳明简介

——

王阳明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



联系方式

——

邮箱:ymxsgxpt@163.com

微信公众号:阳明学在线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电话:13970100933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61号(赣南师范大学)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